【栖霞发展 业务助力】市民政局:凝心聚力谋发展,真抓实干惠民生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年06月27日 | ||
栖霞发展,业务助力。2022年,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1+235”的总体部署,深入贯彻“能力作风建设年”实施精神,持续落实好织牢“兜底保障网”、守好“温暖救助线”、走好“为民服务路”等工作举措,为建设山清水秀的幸福新栖霞展现民政担当、贡献民政力量! 今年以来,市民政局积极构建以“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为重点的社会救助体系,全方位打好低保救助、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组合拳”,织密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安全网。围绕困难群众的“急、难、盼、愁”问题,先后落实了社会救助提标增补、精神障碍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临时救助备用金发放以及助力乡村振兴“优居工程”慈善救助等项目活动,累计发放各类政策性和保障性资金5877万元。 据市社会救助站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陈瞄介绍,截止目前,全市累计保障城市低保464户共638人,农村低保6867户共9506人,农村特困供养2852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2700万元,特困供养资金2300万元。对55名精神障碍特困患者创新实行了心理康复医院集中供养服务,有效减轻了患者的家庭负担。及时协调落实临时救助备用金140万元,对1132名困难群众实行了临时救助,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兜尽兜”。下一步,市民政局将会同各镇街进一步落实主动发现主动救助工作机制,确保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救助保障范围,用心用力用情推动社会救助政策精准落实。 近年来,市民政局从打牢基础、强化管理、深化改革等方面着手,全力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信息化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全市养老服务水平实现新提升。目前,全市17家养老机构共设计养老床位3465张,累计投入使用2765张,其中护理型床位1756张;全市建成农村幸福院86家,城市日间照料中心11家,较好的满足了养老服务需求。今年我市又积极推进文水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永晨老年公寓二期工程2处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年内投入使用,预计新增护理型床位200张。年内同步推进养老服务产业五年规划和民政领域智慧安全监管平台建设,提升养老服务品质,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 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科负责人郝春龙说,今年以来,市民政局指导全市17家养老机构严格落实省、市有关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的政策要求,卡实市、镇、机构三方责任,采取每日督导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线下检查和线上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养老机构进行不间断监管,确保底线工作不出任何问题。组织开展了全市养老机构观摩培训会、养老护理员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养老机构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为全市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发放2022年度养老机构市级运营补助及省级疫情补助资金共计146万余元,有效缓解了养老机构因疫情封闭管理带来的运营困难。 市民政局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和孤困儿童的关爱帮扶工作,始终将其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强化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积极推进关爱保护体系建设,共建成1处未成年人保护中心、2处儿童之家和14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设置村儿童主任853名。先后开展了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等项目活动,为孤困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我市多举措全方面提升关爱儿童保障力度。为三类孤困儿童137人发放政策保障资金168万余元,联合爱的传递助学协会举办六一儿童节助学慰问、困难儿童集中关爱等各类活动,为困难儿童送去温暖与关怀。通过宣传普及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未成年人学法、知法、懂法,学会用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加强孤困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和监护缺失儿童救助保护,确保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关爱服务机制有效运行。 市民政局积极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规范提升2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和14处社工站建设,结合社区治理需求,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孵化机制和体系,强化基层党建引领,推动社会组织党组织融入城市社区治理。目前,帮把手公益团队、天之蓝、星光公益服务中心以及爱的传递助学协会先后入驻城市社区并成立两个党支部,通过党建引领,带动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协调作用,实现了党建联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和社会救助科负责人齐丽丽介绍,目前,已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购买社会组织社区服务项目9个,在此基础上,按照“社会组织培育孵化社会组织”的发展模式孵化出社区社会组织6个。积极引导星光公益党支部入驻庄园街道杜家庄村,成立社会工作站,对接烟台鲁东大学进驻杜家庄村成立社会组织和社区治理促进会,打造社会服务实践基地,在党建引领下开展贴合群众实际需求的社会服务。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营造社会组织最优发展生态圈,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市民政局局长牟起军表示 ,将持续深化全市“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大竞赛”活动精神,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强化工作执行力,提升工作战斗力,统筹安全与发展,以强有力的举措推进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基层政权建设、区划地名、社会事务等工作实现稳步提升。全系统上下共同努力、攻坚克难,瞄准高点抓定位、开拓创新抓落实,奋力争取民政工作取得新成绩、新突破。 稿件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制作: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xfabu110@163.com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