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人民法院报》: 现场结工钱 “苹”安过大年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06日 | ||
新春走基层,送法过新年。 今日,最高人民法院官微、《人民法院报》及官微均刊发《现场结工钱 “苹”安过大年》,报道在新春来临之际,栖霞法院桃村法庭法官送法进果乡、送法护“苹”安的故事。一起来看~ 图为栖霞法院桃村法庭法官白云(右二)和法官助理于意(右三)在普法活动现场回答果农咨询的法律问题。林莎莎 摄 “如果在摘苹果、套袋等工作时受伤,可以到法院起诉雇主吗?” “苹果长期存放在冷库不取走或者不支付冷库费用,冷库可以处置客户的苹果吗?” 农历腊月二十七,山东省栖霞市桃村镇大楚留村年味正浓。村中600余年的古槐树上,挂满了红灯笼和中国结。树下,一条“普法进果园 ‘苹’安过大年”的横幅,吸引了许多果农驻足围观。 这种春节前的普法活动,栖霞市人民法院桃村人民法庭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为什么要挑在年前到村里普法? “法庭周边的乡镇大都种植苹果。年前是冷库的苹果大量出库的时间,这期间容易发生各种纠纷。另外,临近春节,许多在外务工的人都回来了,这个时间普法,效果更好。”早晨7点多,桃村法庭法官白云和法官助理于意边准备宣传资料,边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作为烟台苹果的重要产地,栖霞市现有果农17.2万户,苹果栽培面积达100万亩,年产量210万吨,总产值180多亿元,苹果品牌价值75.36亿元,是我国著名的苹果之乡。桃村法庭所服务的桃村、亭口等四个乡镇都是烟台苹果的主产区。近年来,桃村法庭以“护航苹果产业发展”为总抓手,制定出台了各种司法便民措施,被果农们亲切地称为“苹果法庭”。 “大爷大妈们,你们好呀,我又来普法了。” 在于意亲切又朴实的开场白中,上午9点,普法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普法现场的各种问题,都是白云和于意针对过去一年法庭审理过的案件精心挑选的。村民们有拿着笔和纸记录的,也有直接打开手机录音的,还有果农拿着草拟的格式合同,让法官帮忙把关的。 “于法官,我这个事儿,法院能不能帮帮我?” 听说“苹果法庭”的法官要来普法,村民老李一大早便候在现场。 2024年5月底,果农老张雇用老李去给苹果套袋,当时说好一天200元,总共干了10天,工钱是2000元。干完活之后,其他工人的钱陆陆续续都结清了,只剩下了老李的工钱没有着落。 原来是老李听说邻村的工钱都是一天240元,便认为老张工钱给少了。老张则认为双方既然已经事先约定好价格,就不能事后涨价。 “咱们周边的工钱都是200元左右,对不对?”于意笑着问老李。 老李点点头,表示认同。 “您看,我对咱们的行情还是挺了解的吧。”于意接着说道,“那邻村一天给240元,是不是不管饭?咱们给200元是不是管饭了,把饭钱加上是不是价格也就差不多了?” “李大叔,你们都是多年的老交情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以后还要在一起‘噶活’(烟台方言,相处、做朋友的意思),张大哥今年的苹果卖得不好,确实也不容易,一天200元可以啦。” 在于意的调解下,老李不再让老张加工钱,老张更是现场便将2000元支付给老李,一场纠纷几分钟便被化解了。 普法活动临近尾声,白云和于意还向果农们赠送了法庭干警亲手写的春联。 红红火火的对联,不仅把节日的祝福送到了果农手里,更把司法的温度送到了果农的心里。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