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挂齿的小事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8年02月13日 作者:系统管理员 | ||
□刘景生 塞缪尔·斯 迈尔斯是英国19 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著名的社会改革家和脍炙人口的散文随笔作家。最近阅读了他的《节俭:如何正确地使用金钱》一书,书中讲了如何正确地使用金钱,最后归结出:节俭,正是这一切的起点。其实我对钱并不那么着迷,理财投资也不是好手。但书中的两个章节《注意,千万别忽略身边的小事》和《一颗马蹄钉和一只门闩的故事》却深深地印在我心中,现将部分节录于此: 有句古话说:“祸患常积于忽微。”不重视小事情常常会带来大麻烦,不仅让人破财惹祸,甚至可以把一家最优秀的企业拖垮。有一次,一艘满载着珍贵珠宝的商船在返航途中失事沉没了,后来,人们发现,肇事的元凶就在于船底的一个小小漏洞上。因为漏洞极小,没有人在意它,依旧按计划出海。结果,小小的一个漏洞葬送了一艘船。(节选自《注意,千万别忽略身边的小事》) “丢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只战马;折了一只战马,损了一位国王;损了一位国王,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这是首著名的英国歌谣,其中提到的故事在历史上曾真实发生过。这场战役就是波斯沃斯战役,在战役中,理查三世失掉了整个英国。 现实生活里,你能发现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假如你总是漠视这些不足挂齿的“小事情”,那你就离倒霉不远了。这些小事看起来也许微不足道,但却需要你投以相同的关注。(节选自《 一颗马蹄钉和一只门闩的故事》) 实际上古今中外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只是没有被人“投以相同的关注”罢了。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都是从小到大,这么一个发展过程。很多同志之所以犯错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首要原因就是把握不住平时一些不足挂齿的“小事”,管不住生活中的一些“小节”,而一步步滑向深渊的。 《史记》记载,鲁国宰相公仪休特别爱吃鱼,有一个拍马屁的人专买肥美鲜鱼奉献,谁知公仪休不收,那人奇怪问:“君嗜鱼,何不收也?”公仪休回答:“现在我是宰相,俸薪足够我吃鱼,如果因受贿而被免职,今后哪有钱再买鱼吃呢?”公仪休拒贿似乎只是怕丢官,但他“贪小失大”的辩证道理和“见微而知奢”的自贵精神,值得借鉴。 明朝海瑞是著名的清官,一生廉洁俭朴。海瑞一上任,就明令严禁学生给自己送礼。本来,学生给先生送点礼,是人之常情,微不足道,但是这个“微”也被海瑞堵住了。清康熙年间,张清恪因政绩斐然被提升为督抚。亲朋好友听说后,纷纷提着礼物前来拜见。张清恪认为,“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因而对亲朋好友送来的礼物一概拒而不收。海瑞和张清恪的做法似乎不近人情,但实际上他们深知“防微”才能“杜渐”,只有堵住了“微”,“渐”才不会滋生。 “温水效应”是美国康奈尔大学做的一个科学实验,将一只青蛙放进热水中,青蛙就会马上蹦出来,但如果把青蛙放入凉水中再慢慢加热,青蛙就会在非常舒适惬意的温水中不知不觉地“慢慢”失去生命力,等青蛙意识到危险时,这时的青蛙已无力从温水中跳出来,直到烫死在水里为止。“温水效应”的关键是“不知不觉”中“慢慢”失去生命力。它警醒我们,不要被“小节无害”心理害了,导致慢慢滑入腐败的深渊。 以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为代表的党的优秀干部,无不具有勤政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他们无不注意从小处严格要求自己。郑培民无论是工作调动、搬迁,还是儿子升学、女儿出嫁,从不张扬,坚持“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让自己有半点腐败的念头”。他常警示自己:“情浓钱淡,永葆清白”,“对待身外之物要铁石心肠”。正因为郑培民注重小节慎独慎微,永葆清白,才成为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 有很多警句格言说得好,“因小失大”“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等,都是“小”与“大”、“量”与“质”的辩证关系。所以,我们每位干部一定要加强学习,学古识今,高度认清廉政与“小事”的辩证关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冷静思考,谨慎对待每一件事情。 有的同志认为,我是一名普通的法官或公务员,也就是一支烟、一顿饭、一杯酒。这种想法首先在思想上就把自己置身事外了,贪念起时,看似甚微,腐败之初,寻常小事。也许会有很多理由可以为之辩解,比如人之常情、偶尔为之、无人知晓、下不为例……有时候,正是因为这些理由,助长了人们的侥幸心理,一失足成千古恨。 法官作为宪法和法律的代言人与执行者,廉洁是应有的品格。大凡廉洁奉公者,总是从小处严以律己,做到俭朴无私、光明磊落、一身正气。法官要在履行使命中不断提高司法素养,在捍卫法律中努力锤炼司法精神,为此应该做到“三慎”:一是慎好,就是慎对爱好。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一点自己的业余爱好,只要是无害社会,无碍他人,有益于思想工作进步,有益于精神放松,把爱好摆在适当的位置,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嗜”之无度,“好”之无道,就会带来不良后果。“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 ” 古人这句话值得深思。二是慎友。一个人在一生中,各类朋友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法官也不例外。但由于法官的身份、地位和社会影响力等因素,决定了法官交友绝非个人小节,必须慎之又慎,健康交友,有数、有度,择善而交。三是慎初。许多贪官在狱中写悔过书时,都会提到如果没有“第一次”的话,就不会身陷牢笼。要切记“君子慎始而无后忧”,把住第一次不贪、不占、不吃、不玩、不拿,那我们就会身心坦坦荡荡,人生快快乐乐。 有道是“人正千夫敬,官清万人服”,“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注重小事、管得住小节、耐得住寂寞,对于我们都是很有必要的。不足挂齿的“小事”往往都和百姓、当事人的切身利益相关,百姓利益无小事可言。每因“小事”要反思,反思时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自由账,勿做“贪食之鱼”,做个“畏法而快乐”的人。 |
||
|
||
【关闭】 | ||
|
||
|